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以守正培根铸魂,以创新引领未来,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展现中华文化新气象、焕发中华文明新活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充分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前提、是出发点,只有守住了本源、守住了基础,我们的现代文明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筑牢坚实的文化基础。
守正并不意味着守旧,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面临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勇于创新和变革,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以守正的正气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明夯实根基、铸就未来,要以“守正”为前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之正。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阐释、解决建设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坚定不移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主动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之正。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之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提出的重大创新观点。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媒体,坚定立场,确保党的领导地位。
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之正。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要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根本依托,为我们党引领时代汇聚强大文化力量。
以创新的锐气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以“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第二个结合”中实现激活与再造,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基础和文化底蕴。要创新思路、创新话语、创新机制和创新形式,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与人民群众接受程度的适应性,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程度与文化传承保护的适应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要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外来优秀文化本土化,在兼收并蓄、融合创新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华文明善于同其他文明交流,善于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要拓展文明交流互鉴内容,深入开展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增强文明交流互鉴,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平台所赋予的各种传播能力,挖掘多种文化构成要素,广泛使用多种移动终端,不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奋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