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 融
在晋绥边区成立之初,金融局势混乱,市场上流通着大量新省钞(阎锡山政府发行)、法币以及其他辅币,加之国民党政府对边区政府经济上的孤立和封锁,以及日寇的疯狂“扫荡”,严重干扰了晋绥边区的正常生产与商品交易。
为了稳定市场,统一边区金融市场,发展根据地经济,1940年5月,晋西北农民银行创建,与此同时组建洪涛印刷厂,厂址位于兴县蔡家崖乡的石楞则村。
洪涛印刷厂曾三度易名:起初为山西省第二游击区行署洪涛印刷厂,1941年改称晋西北行署洪涛印刷厂,1942年11月更名为晋绥边区洪涛印刷厂。
1940年至1945年间,日寇多次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洪涛印刷厂先后几经搬迁。据曾经负责运输西北农民币的老兵白明宝回忆:1940年6月,日军疯狂“扫荡”兴县,洪涛印刷厂搬迁到陕西省神木县路家南湾村;1942年4月又搬至神木县贾家沟村;1945年9月迁到兴县杨家坡村,厂址选在杨邦桢家一处大院。在1946年以前,厂里的主要印刷设备是37台小石印机和一台大石印机,靠手摇操作。直到1946年,又增加了大石印机1台、小石印机7台。到1948年底,职工总人数达500余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洪涛印刷厂从1940年创建到1949年1月停办,历时九个春秋,印制西北农民币15种面额、26种票样,共约3.8亿张、6439亿元。在1940年至1945年抗战胜利之前,共印制西北农民币8亿元;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6年8月底,印发59亿元西北农民币;从1946年8月到1948年底,西北农民币发行量猛增,主要原因是陕甘宁边区银行与西北农民银行合并,陕甘宁边区银行停发货币,西北农民币成为西北解放区唯一的本位币,此外,还有解放战争的需要以及晋南地区工作开展的需求。
老兵白明宝回忆,1940年他参军后,唯一的任务就是运钞。那个时候运钞就两个人,分别赶着自己的骡子,往返于洪涛印刷厂与位于兴县县城的晋西北贸易总局,每次运大约100多包钞票,每包重约3市斤。洪涛印刷厂在兴县的时候,每天往返县城运钞一次;厂子在神木县的时候,每隔两天跑一趟。
1948年4月,洪涛印刷厂迁到晋绥兵工六厂附近的兴县程家沟底村,凡是能使用电作动力的机械都安装了电动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银行新币,与西北农民币比价为 1:2000,西北农民币逐渐收回,洪涛印刷厂随之停产。1949年春,洪涛印刷厂响应党中央号召,分两批渡过黄河,挺进大西北,奉命随军西迁至陕西省西安市,发展成为西北印刷厂。至此,洪涛印刷厂结束了它崇高的历史使命。
洪涛印刷厂对于巩固晋西北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实现边区金融独立、财政自主、支援延安,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