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为了粉碎日寇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打破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急局面,华北战区八路军所属部队乘着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随着战役的展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故称作“百团大战”。
1940年8月8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行动命令”,部署“百团大战”。确定所有参战部队于1940年8月20日零点进入预定地点,准时对日军发起进攻,战斗就此打响。百余团部队将协同动作,像一个人一样,完成任务。
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120师和晋西北新军各部与华北兄弟部队按部署,同时对同蒲路北段及晋西北主要公路和根据地腹地的日军据点开展破击。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决死四纵队和工卫旅参加了战斗。工卫旅21团归八路军120师358旅指挥,在山西北同蒲铁路太原以北高村至忻县段进行破击战。决死二纵队、四纵队破击太汾、汾离公路。
参战将士坚持“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水塔,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孔隧道,不留一根电线杆”“破一里铁路等于消灭一连敌人”的原则,夜以继日拆铁轨、烧枕木、断路基。至9月10日,成功切断了阳曲到忻州的同蒲路,使同蒲路北段7天不能通车。汾离、太汾等公路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时间,驻太原的日军司令部两眼摸黑,后来通过飞机侦察才弄清情况,我军胜利完成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破击任务。
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后,决死四纵队向交通线纵深及日军盘踞的一些敌据点进行攻击。10月2日,工卫旅22团和决死四纵队35团一部攻入交城东关,同时,决死四纵队19团伏击开栅增援交城的敌人,35团袭击清源县增援交城东社据点的敌人。
1940年8月20日至9月5日,120师与晋西北新军,不断袭击敌人据点、车站和县城,破坏铁路、公路、桥梁,共进行大小战斗300余次,毙伤敌伪军6000余人,俘敌军47名,俘伪军350名,缴获长短枪885支、炮6门、掷弹筒14个,破坏铁路175里、公路940里、桥梁74座,给敌伪以沉重打击。
从战争全局看,百团大战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为支持正面战场作战、争取时机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使全国人民看到,八路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不仅发展壮大起来,而且能够给敌人以强有力的打击。以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时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