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我校专职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第一讲暨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提升培训会在慎思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赵水民作“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讲座。校党委讲师团全体成员、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及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科级以上干部共400余人现场聆听。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杨容主持培训会。
赵水民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内容——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从“核心观点-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基本思路入手,结合自身多年工作阅历和经验体会,以故事为案例,为师生讲解了如何从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如何从其中蕴含的求实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结构思维和过程思维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并把这些思维方式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方法。
赵水民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从中汲取智慧、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一是通过三学合一吃透“上情”。学思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政策:坐下学文件、看报纸,常态抓信息、摸动态,出去访政府、知新政;学方法:兄弟院校示范着学,改革前沿借鉴着学,生产一线贯通着学。二是紧盯客观实际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客观地把握事物的实际,就必须把握住这一客观事物存在的时间、空间和条件。因此,分析和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具有时间意识、空间意识和条件意识。三是秉持五字方针精调细研。求深,必须着眼基层,切不可做“井中葫芦”;求实,心须联系群众,切不可“招摇过市”;求细,必须深入细致,切不可“走马观花”;求准,必须条分缕析,切不可“似是而非”;求效,必须解决问题,切不可“隔靴搔痒”。四是坚持四方调研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建立在“吃透上情”和“把准下情”的有机结合上,关键是决策前要做好四个方面的调研: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兄弟院校的创新思路,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广大师生的接受程度。五是强化三定原则谋划工作。定位,就是确定历史方位和历史发展阶段;定标,就是确定一定历史方位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首要根本任务和目标;定法,就是确定实现首要目标、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六是建立三种机制推动工作。任何工作的推进,归根到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三大根本问题,即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七是坚持优化结构推进改革。把社会结构思维转化为我们的工作方法,就是要运用结构思维来发现并分析我们工作中的问题,把结构调整作为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各项工作的一条重要思路。八是构建五大体系强化执行。任何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都需要构建好如下体系:目标体系(结果要求,总体时间)、计划体系(具体要求,具体时间)、责任体系(谁来完成,如何完成)、推进体系(阶段目标,督查督导)、动力体系(激励到位,考核有效)。
这场讲座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校党委讲师团成员白昕表示,“赵书记的讲座从办学治校的角度切入,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思维方式和实践路径,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把抽象的方法论实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案例,是一堂难得的哲学理论与能力素养提升课。”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有才表示,“赵书记为我们上了一堂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富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思政课。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商学院专职辅导员石岚表示,“我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曲韵畅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得更为透彻、掌握得更为牢固,只有自己先去“坐船上岸”,才有底气与能力传道于学生。”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辛雨倩表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青年投身新时代的思想武器,作为一名思政专业的学生,我理应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文/赵鑫 图/余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