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时代楷模”张富清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日前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湖北省来凤县举行,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张富清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张富清先进事迹的电视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时代楷模”张富清的亲友、同事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
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专程从北京赶到湖北来凤,在张富清疗养的医院为老人完成颁奖。
战斗英雄张富清 60多年深藏功与名
95岁的张富清老人是湖北来凤县一名离休干部,平日里,他看着和其他老人没什么不同,可事实上,他却是一名有着卓著功勋的战斗英雄。
70多年前,他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他将荣誉封存心底,直到去年底的一件事,终于揭开了这位战斗英雄的过往。
信息采集意外发现人民功臣 仅一等功就得过三次
去年年底,湖北省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来凤县委政法委干部张健全的父亲张富清是一名退伍军人。2018年12月3日,张健全怀揣着一个包裹来进行信息采集。
3枚奖章,一张特等功报功书,一本记录着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的立功证书。父亲珍藏一生的这些宝贝,震惊了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专班的工作人员。
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专班工作人员聂海波:“当时他用一块红布包着一块军功章,军功章上面写着‘人民功臣’,当时看到这个军功章之后我一下就愣住了,像这种人民功臣奖章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到的。”
这些凝聚着鲜血和勇气的赫赫战功,被压在箱底60余年。因为这次信息采集需要如实报告自己的情况,张富清才愿意将它们曝光在人前。
母亲曾以为张富清已经牺牲
1948年,24岁的张富清离开陕西汉中洋县的家,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那一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张富清屡次担任突击队员,冲锋在前,为部队前进扫清障碍。
1948年11月中旬,为配合“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西北野战军发起了冬季攻势,张富清所在的部队在陕西省蒲城县以东25公里处的永丰镇发起进攻。部队决定成立突击组,张富清又一次成为突击队员。
1948年11月27日夜间,张富清和另外两名突击队员一起,先行跳下永丰城墙,和敌人激烈战斗。搏斗过程中,张富清觉得头上好像被人狠狠砸了一下,但他根本来不及细想。在双方密集火力交锋中,张富清逼近敌人的碉堡。战斗持续到天亮,张富清坚守到了部队进城,永丰城被收复。直到这时,张富清才注意到自己受了伤。
张富清:“满脸流血,流得一身都是,我手上去一摸,一块头皮被炸得很高,头皮一下揭起来了,我才知道自己负了伤,一共有五处。”
在这次战斗中,张富清炸毁了敌人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弹药四箱。因为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张富清获得西北野战军甲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张富清入伍后,几乎天天打仗,一直没有给家里写信。因为没有收到过儿子的家书,远在陕西汉中的母亲以为张富清已经牺牲。直到1948年底,一张西北野战军寄来的特等功报功书送到了母亲手里,她才知道儿子不仅活着,还成了战功卓著的英雄。
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曾身先士卒让妻子主动下岗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表彰在解放大西北中做出贡献的人民解放军官兵,1950年张富清被授予 “人民功臣”奖章。1955年初,张富清已是连职军官,他面临退役转业。张富清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或者回到阔别多年的陕西老家,而怀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憧憬,从武汉一路向西,来到地处偏远,人才匮乏的湖北恩施来凤县。
转业后,张富清从未向人提及自己的战斗功绩,连他的儿女也知之甚少。但瞒得再紧,瞒不过最亲的人,妻子孙玉兰最清楚丈夫身上有多少伤。
孙玉兰:“他的牙齿是假牙,我问他牙齿怎么回事,他就说炮弹打过来把他牙齿炸掉了。我经常笑他的脑袋,我说你是个癞脑袋,他说我这脑袋是在战场上受伤的。 ”
上世纪60年代,张富清任(来凤)三胡区副区长,一人几十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妻子孙玉兰原本在三胡供销社上班,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首先动员的,竟是自己的妻子。
孙玉兰:“他从我这先开刀,我问他你把我搞下来,我犯的什么错误,我从来没差过款,我也没有偷过东西,你为什么把我弄下来?他说你下去我好搞事。”
张富清:“我只有把自己人先动员下来才能够进行工作,才能够落实这个政策,否则我怎么去教育群众? ”
张富清先后在来凤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工作。1985年,张富清在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从转业到离休,三十年时间,这位曾经的战场排头兵一直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
身残志坚 年逾八旬截肢 自己锻炼用义肢走路
7年前,88岁的张富清因病被截去左腿,那是孙玉兰见过丈夫最低落的时候。手术后,家人都以为张富清会一直坐在轮椅上,但卧室里的轮椅,张富清却很少使用。他装上义肢,想要依靠自己,重新站起来。
张富清:“我当时想的是,我要发扬保持突击队员的精神,我要站起来。我不想给家里人增加负担,我不能为党再做什么贡献了,我希望下一代能好好工作,为党为人民多做点好事。”
张富清用双手撑着辅助行走支架,开始在家里一遍一遍地练习走路。练习初期,因为走不稳经常摔倒,受伤流血的意外时有发生。家里的墙壁上,至今还留有他为了重新站起来流过的血迹。
孙玉兰:“这都是血迹,我拿东西涂上了。有时候他到厕所去就摔倒了,他一般摔倒不讲,不跟你讲,所以你不敢离开他身边。”
如今,张富清已经可以自由走动,他坚持自己下楼买菜,有时还会亲自下厨给老伴炒几个菜。除了做到生活自理,张富清坚持的另一件事情就是读书看报,关心时事。
孙玉兰:“他还讲人不学习要落后,你晓不晓得?机器不用要生锈。他就经常说我,你不爱学习,不爱刻苦,说我要学习,你看那字典就是我们两个人的老师。”
张富清:“比起死去的烈士,他们现在人不在了我还在,还能享受这么高的待遇,按月发工资,有病医药费照报,我满足了,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