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爆发。凌晨4时,美军以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的30公里防御正面开始火力攻击,其中,对上甘岭左翼前沿阵地五圣山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轰击特别猛烈,使用了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
在敌军猛烈的炮火中,距敌阵地仅有百余米的前沿阵地上,不时闪现出几名战士的身影,他们是第15军45师135团1营营部电话班的四名战士,负责维护537.7高地北山至1营指挥所的电话线路。无论炮火多么猛烈,情况多么危险,只要电话线一被炸断,电话班的战士们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接好。
敌人不断对1连阵地实施轰炸,几分钟内,阵地上的野战工事、交通壕几乎全部摧毁,坑道里的守备部队步话机天线全被炸毁,电话线也炸得七零八落,无法与千米外的指挥所沟通联系。炮火袭击后,敌人便疯狂地向阵地冲过来,这时接线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战士们果断采用拉新线的办法保证线路畅通。
10月14日晚,在537.7高地北山战斗最激烈的时刻,1营指挥所通向1连的电话线又被炸断了。在1营指挥作战的王凤书副团长,拿起电话只说两句就没声了,急得满头大汗。电话班副班长查线刚回来,见电话又断了,立即抓起缠满电话线的线拐子,转身跃出洞口,冒着铺天盖地的炮火前去查线。
一路上,副班长边躲避炮弹,边往前跑放线,很快电话接通了,及时保障了指挥所与前线的指挥畅通。但没多久,新拉的线又被炸断,他迅速再去接线。快要到达1连指挥所时,他的左腿不幸被炸断了。
副班长忍着剧痛,顺着线路向前爬行,找到了断线处后,发现有1米多的电线不翼而飞。他没有任何犹豫,把电话线铜线绑在了自己的右手上,然后用牙齿咬死了另一端的铜线。
电话通了。指挥官用最简短的语言,向前线部队传达了作战命令。直到战斗结束后,战士们打扫战场时,映入眼帘的那一幕,让所有人都忘不了。
副班长躺在炮弹坑内一动不动,口中牙齿还在死死咬着裸露的铜线,被子弹击穿的右手上,紧紧绑着另一根铜线。他用这样的姿势,凭着顽强的意志用生命为指挥所换取了宝贵的三分钟通话时间,直至壮烈牺牲。
这位年轻的电话班副班长名叫牛保才,出生于山西省壶关县东井岭乡石盆村,牺牲时年仅25岁。1944年6月,牛保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9月入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牛保才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战役。1953年4月20日,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这位英雄电话兵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称号。
作者: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