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有文
1937年9月,贺龙领导的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挺进抗日前线,来到了地广人稀、条件恶劣的晋西北地区,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绥根据地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屏障和前卫,也是华北、华东、华中各解放区与党中央联系的交通要道。在艰苦的环境下,晋绥根据地军民除了与日伪军作战,还不忘用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鼓舞军民,介绍战争形势,宣传抗日政策。文艺是他们的枪,舞台是他们的战场,战斗的歌声飘荡在高高的吕梁山脉。
战斗剧社于1941年4月组建于吕梁兴县,是以120师独立一旅战斗剧社平剧队为基础,抽调该师所属各“战”字剧社组成。大批知识青年和专家分别从八路军学兵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河北抗战学院、华北联大文艺部、抗大总校和二分校等单位调进剧社,人数增加到百余人。1942年,陕北绥德和吕梁剧社合并,阵容继续得到加强。
著名作家胡正曾经回忆,吕梁剧社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抗日剧团,一个是阎锡山“牺牲救国同盟会”下属的剧团,因此又得到了当局的演出许可。抗战开始之后,晋西南每个县都有剧团,部队每个团几乎也都有剧团。这些剧团在宣传抗日救亡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剧社就是宣传队,出门一边行军一边写标语,到了村子里就唱歌,晚上就是演戏、跳舞,吸引群众,宣传抗日。标语写的都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样浅显易懂的内容,营造了很好的抗日气氛。当时的标语有黑白两种颜色,白色是刷石灰,走到哪里刷到哪里;黑色是刷煤灰,到老百姓家烟囱里刮煤灰,和上胶写。标语一般用正楷字,如果有时间,还会写美术字美化一下。
战斗剧社一边收集地方演唱材料、地方小调,一边改编旧剧(梆子、道情、秧歌)与编演高跷、跑旱船、跑车子、独龙杠、钻钱眼等各种杂技节目,进行抗日宣传。剧社成员的生活就是跋山涉水、编戏排戏,他们见缝插针,在乡村、前线通过政治讲话、宣传报道、文艺演出、心理疏导等,揭露日军罪行、动员群众参军、安抚受伤士兵、救援老百姓。
只要有剧社演出的消息,乡亲们就奔走相告,十里八村的人都赶来观看。每次演出,台下总是人山人海。乡亲们来的时候,有的坐马车,有的骑毛驴,有的步行,阵式特别壮观。乡亲们兴奋地说:“好家伙!八路军带着大剧团,到处搭台演戏,宣传打鬼子……”
剧社演出的歌词和话剧题材,都是取材于日常的战斗故事,没有华丽的舞台,乐器简单,甚至只用两块竹板打个节拍,即使很简单,也深受战士们和老乡们的欢迎。
剧社还有一个任务是教育俘虏。一场战斗下来,总能抓到一些伪军,有时也有日本兵。他们给伪军讲中国人不能帮鬼子打中国人的道理,很多伪军接受改造加入了八路军。有的日军俘虏受教育后投诚,剧社成员们就跟着日本兵学日语,再用日语向敌营鬼子喊话,有些俘虏甚至会参与到文艺演出中。
战斗剧社在抗战时期编演了大量的文艺宣传节目,先后在晋西北、冀中、晋察冀、平西、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文艺宣传活动,编演了《丰收》《水灾》《黄河三部曲》等一批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戏剧。
曾创作出《党的女儿》《上甘岭》等影片的林杉,是吕梁剧社、大众剧社等抗日文化团体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他后来根据自己在晋绥根据地的生活,拍出了电影《吕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