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时期,太原兵工厂有千余名职工满怀抗日救国的热情,参加到创建根据地人民军事工业的行列,成为创建和发展人民军事工业的骨干力量,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著贡献。
1937年9月,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在太原成立,并逐渐发展成工人武装自卫旅,简称工卫旅。
1938年4月,工卫旅在静乐县米峪镇(今属娄烦县)创建了修械所。起初,修械所只有从太原兵工厂参加工卫队的4位老工人郭耀卿、王子华、郑登云、孙宝年,后来逐步扩大。工卫旅中的兵工指战员和从敌占区投奔而来的数十名工人先后到修械所。1940年4月,修械所发展到270人,成为晋绥根据地军事工业早期的主要力量之一。
大批回乡的太原兵工厂工人参加了八路军第120师、115师、129师修械所和各地抗日武装的修械所。几经变迁,参加了晋冀豫、晋察冀、晋绥等根据地的军工创建。如1937年10月,太原兵工厂返乡技术工人齐宣威、刘职珍等近百人参加八路军,到第115师344旅修械所工作。
在艰苦奋斗中,涌现出数位贡献突出的太原兵工人。
赵占魁,山西省定襄县人,12岁起当雇工,20岁进入太原兵工厂当工人,练就了一手好技术。太原沦陷后,1938年,他投奔延安,进入抗大职工大队学习。1939年7月,他主动要求到温家沟兵工厂干最艰苦的化铁炉工。由于他吃苦耐劳,忘我劳动,完成生产任务好,技术又超群,在铸造手榴弹壳时,化铁用料省、质量又高,还经常帮助工友,各方面都很突出,一直受到领导和工人的赞扬。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开展了“赵占魁运动”。同月,毛泽东在边区高干会议上号召“改进职工工会工作,发展赵占魁运动于各工厂”。1943年5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把普遍开展“赵占魁运动”列为根据地职工运动的十项基本任务之一。通过这一运动,使赵占魁精神不断深入人心,赵占魁式的劳动模范大量涌现,有力地促进了兵工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新的军火不断试制成功,支援前线的生产竞赛搞得热火朝天。
张秋凤,19岁到太原兵工厂当工人,并加入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工卫旅,并加入共产党。1938年冬,到工卫旅修械队当翻砂工,在生产竞赛中处处走在前面。1942年,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忘我工作,积极生产,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成绩。1941年、1942年,连续被评为边区特等劳动模范,称为“晋西北工人阶级抗日生产的光荣旗帜”。张秋凤是晋绥根据地生产竞赛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名优秀兵工工人代表,是晋绥边区继陕甘宁边区提出开展“赵占魁运动”以来的第一位工人劳动英雄。1943年4月,晋绥边区开展了历时6年之久的“张秋凤运动”,对于组织发动职工群众,搞好生产,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夺取全国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张秋凤运动”也是晋绥边区工人运动史上一个大事件,在晋绥边区和全国工人运动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刘贵福,19岁进入太原兵工厂当工匠,后失业。1937年,刘贵福带领16位工友投奔八路军,受到八路军的热情欢迎,于12月份到达延安。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在延安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上,刘贵福设计的“无名式马步枪”荣获甲等产品奖,刘贵福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并获得毛泽东亲笔题词:“刘贵福同志,你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1940年,刘贵福又设计制造了八一式马步枪,军工部各厂统一成批生产。从此,我军有了最早的制式步枪。刘贵福对步枪轻型化改革作出了新的贡献,是国际步枪轻型化发展变革的先驱。
(山西北方机械控股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