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6月16日-18日,省教育厅、省文旅厅指导,我校主办、省非遗传承与教育学院承办的“非遗传承与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暨太师论坛”在我校举行。本次论坛以“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共建共享”为主题,旨在通过对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集中讨论与探索,将非遗传承与文旅产业、乡村振兴相互融合,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6月17日,论坛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开幕,省教育厅、省文旅厅、晋中市人民政府和省内部分市县文旅局,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人民音乐出版社、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学者,100余名非遗民间艺术家、我校100余名艺术硕士研究生汇聚一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展开讨论,为非遗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探寻新的路径方向。
党委书记张惠元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他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等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聚焦崇教兴文、立德树人,聚焦古今贯通、现代建设,深化合作交流、谋划传承发展。我校高度重视非遗传承在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在厚植师范根基、弘扬行知精神、隽永师道价值中践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学校获批山西省教育厅首批“非遗传承与教育学院”,更加注重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和普及活动,在服务基础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作出贡献。
晋中市副市长梁艳萍表示,“文教架起康庄路,乡村振兴谱华章。太原师范学院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与丰富的经验,晋中市委市政府将营造最优的环境、提供最好的服务、创造最佳的条件,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同时希望学校继续深入开展非遗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发挥人才、科技、文化优势,为晋中乃至全省的文化建设、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太师方案、贡献太师力量、展现太师风采。”
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教授作了《非遗传承与高校教育:模式、使命与挑战》主旨报告,分享了对非遗传承的认识,并提出,政府、高校、民间需在各自的能力圈内努力,相互产生正面影响。他表示,此次论坛是高校、政府、民间携手落实教育强国、文化强国重要使命的新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启发。
文化部原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研究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为题,从非遗的现实意义、文化认同价值、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并强调,非遗的核心是文化精神的传与承。
论坛期间,上海音乐学院徐欣教授作了题为《表演中的身体与声音》的报告,论述中国北方民间瞽书表演及其传统生存方式。西安音乐学院高贺杰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汪海元教授分别以《域外博物馆中国乐器收藏管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立项中的“非遗”现象》为题发言,对当前非遗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办法。山西师范大学王潞伟教授在《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的报告中呼吁小剧种的传承与保护要“重今天、重未来”。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梁晓萍教授、太原师范学院景蔚岗教授分别在《非遗赋能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提升》《新时代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依存共生》论文中提出了非遗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良性循环关系。晋中学院副校长李山岗教授在题为《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中阐述了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原平炕围画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管晓伟总经理以《北方画卷,晋土奇花》为题,对原平炕围画的发展与传承现状作了介绍。
本次论坛得到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共征集到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的高质量论文30余篇,为非遗的创新发展与现代社会融合提供了有利借鉴和理论支持。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太原锣鼓传承人李乃忠从“产学研联动、学思用结合”的角度作了交流发言,表示此次论坛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有着深刻长远的意义。研究生吉瑞莎表示,本次活动使同学们全身心、全方位地体验到非遗强大的生命力,对非遗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彭吉象教授在论坛上指出,艺术学不仅可以从美学、历史学等多种角度对非遗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从创作、欣赏传播等角度对非遗进行有效的保护或创新发展,通过多样化、开放化的教育方式培养一批具有艺术素养或专业技能的非遗传承人和推广人,为非遗传承与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他表示,此次论坛非常重要和及时,将在许多方面给山西省的非遗传承与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副校长韩晓莉是本次论坛的发起人与组织者。论坛中,她向省内外与会专家和兄弟院校同仁介绍了我校非遗传承工作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校地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得到了一致肯定。她表示,“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话语中汲取到力量,从诸多专家的发言中汲取到养分,从非遗传承人和新时代学生期待的目光中汲取到前进的动力,将坚定地沿着非遗传承的道路行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6月18日晚,论坛闭幕式暨非遗展演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隆重举行。演出包含太重鼓乐、河曲民歌二人台、灵丘县罗罗腔、左权八音会、祁县祁太秧歌艺术团,并创造性地运用国家级非遗太原莲花落作为展演活动主持。莲花落流传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首次以主持的艺术形式呈现在舞台上,与精彩绝伦的剧团表演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广泛好评。
演出活动在各大网络平台同步播出,点击量超过1.3万次。此次演出门票以公益形式赠予山西省各大、中、小学,同学们热情高涨地观赏了这场非遗视听盛宴。
我校长期致力于非遗传承工作,2018年至今,每年都承担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出版发行了全省大、中、小学生非遗读本与教材。学校于2022年成立山西省非遗传承与教育学院,在非遗保护与传播领域建立了成熟的研究团队,产出了丰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