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巧布地雷阵
张贵桃
抗日战争时期,娄烦地区民兵的地雷战,是娄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日寇进行艰苦卓绝、机动灵活斗争的最大亮点之一。
1944年秋,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盟邦记者团来晋绥边区参观采访,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哈里森·福尔曼在娄烦亲眼目睹了娄烦军民在预先挖好的地洞安放炸药、端掉日军碉堡的情景。福尔曼后来在《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一书中记录了娄烦县顺道村民兵自制地雷抗日的情况,顺道村是当时娄烦最先办起炸弹厂的村庄。
1943年,顺道村用减租减息的1000多银元为资本建起炸弹厂,制造地雷和手榴弹,一部分用来护村,大部分支援了八路军驻娄烦部队。顺道村地雷出名后,驻古交、娄烦、交城等地的日军都不敢去顺道村,顺道村也成为娄烦地区极少数没有被日军“扫荡”的村庄之一。
当时,娄烦地区造地雷遍地开花,每个行政村建一个民兵中队,每个中队都自己造地雷。民兵们造的地雷有铁雷、石雷、瓷雷;有拉雷、踏雷、绊雷、碰雷、自发雷;有子母雷、夜壶雷、瓶子雷……使用地雷的办法也花样百出,出神入化,使敌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
《抗战日报》1944年10月22日报道:9月28日,驻岚县东村日伪军270余人到娄烦南路“扫荡”抢粮,沿途民兵巧布地雷阵,四处袭扰,使敌军白天无法行军,夜间不能安睡。29日拂晓,日军经马家庄村一带,进入民兵中队布下的地雷阵,四死一伤。走到天池川,日军踏上一颗大地雷未炸,就让两个日军抬回去研究。不料一不小心地雷掉在地上,两个日军被炸得粉身碎骨。这次“扫荡”,日军不仅没有抢到一粒粮食,还死伤18人。
1944年8月,娄烦军民开始了围困娄烦日军据点的战斗,民兵的地雷同样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围困娄烦据点,一是不让据点内敌人与群众接触,也不让静乐之敌来援娄烦;二是不让敌人外出抢粮担水,即断人、断粮、断水,民兵称之为“三断”。民兵们在从敌据点到水源地的担水路上埋上地雷,起先炸死炸伤几名日伪军,很管用。后来,日军开始用仪器排雷,蒲峪村民兵们就设计了一种自发雷,既不用爆发管,也不用导火线,只要翻动地雷就会爆炸。
三元村民兵还造出了一种“排排炮”,点燃后响声清脆响亮,火光闪烁,好似打机枪。这种排排炮虽不具杀伤力,却极具威慑力,特别是夜间在敌碉堡附近燃放,日军根本辨不出真假,只好一夜不停地用真枪真炮还击。有一次,十几个伪军进犯三元村,三元村民兵在村口敌人必经之路埋上地雷,摆了几排排排炮。敌人到了村头,设伏的民兵先扔出几颗手榴弹,民兵队长一声令下:“机枪排上!”点燃了排排炮,吓得敌人慌不择路狼狈逃窜,结果踏上了地雷,扔下几具尸体逃回据点。